【大紀元8月1日大紀元記者林惟真綜合報導】
國際知名美食網站Bunkycooks日前選出全球十大美食景點,
臺北與法國南部、西班牙巴塞隆納、義大利、墨西哥城、摩洛哥、
英國倫敦、美國紐奧良、紐約與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Charleston)的一同獲選。

Bunkycooks美食部落格成立於2009年,作者曾經遊覽世界各地採訪美食,
同時也曾採訪過不少著名的廚師,作者的文章在推特上也獲得許多媒體推荐。

Bunkycooks選出全球十大美食景點,並指出,結合美食的旅遊愈來愈受歡迎,
當追逐美食旅遊時,同時也透過美食了解當地的文化、教育、歷史與人情,這些部份與享用美食一樣重要。

全球十大美食景點無關排名,Bunkycooks認為,
擁有豐富的美食文化的查爾斯頓,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美食旅遊景點,
這個位於海岸邊的城市,有許多令人驚豔的建築,而美食餐廳的距離都很近,
有許多具有天份的廚師、奇妙的食材以及東岸新鮮的海鮮。

對於臺北獲選的原因,作者認為在於臺北的路邊的小吃攤,
臺北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湯麵、餃子等食物,融合了臺灣與中國的文化,季節性的配料、時蔬等。

1308010140371459  
「刈包」夾上滷過的五花肉及炒過的酸菜心和香菜、花生粉一起食用,真是別有風味!(劉玉嬋/大紀元)

作者還特別點名「刈包」做為臺北最受歡迎的小吃攤食物,也透過不少廚師引入美國。

「刈包」日常慣以臺灣閩南話讀作「掛包」,
發源自福州的小吃割包是以長橢圓扁形麵皮,對摺起來包覆餡料的食物。

傳統餡料通常是片狀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這幾樣。
因為其形狀及內餡似老虎的嘴,所以在臺灣也被稱作「虎咬豬」。

近年,臺灣商人將這種傳統食物重新包裝,在內餡中變化許多花樣,
例如:加入雞排、鱈魚排、牛肉、煎蛋等。

因此,不少人也暱稱割包為「臺灣人的漢堡」。


Steamed_Sandwich,taken_by_LeoAlmighty
(圖/Wikipedia)割包

割包補充:
英語:「Steamed Sandwich」 或 「Taiwanese Hamburger」,
由福州小吃改良而來。據說原係湯包的一種,傳至臺灣後才改良成乾式的割包,
被臺灣閩南語將「割」誤讀成「ㄍㄨㄚˋ」,後來便寫成「刈包」或「掛包」。

據說饅頭與包子是三國時代(西元220─280年)諸葛亮平定孟獲後,
為改掉當地土著祭祀人頭的惡習所發展出來的。
後來有人認為這樣吃太單調無趣,開始餅皮內塞些肉、蔬菜等來食用,此即是割包的前身

臺灣每年農曆12月16日尾牙有吃割包的習俗,
因形狀類似老虎嘴以及飽滿的錢包,有將一整年不好的事通通吃掉的意味。


牛肉麵口味獨特,是臺灣平實又大眾化的國民美食,更是各國饕客訪臺欽點的必食之味。

紅燒及清燉兩味,是臺灣最主流的牛肉麵代表,業者燉煮這兩款牛肉麵的麵湯時,多採用肋條與半筋半肉兩處上選部位,因為這兩處之肉質軟嫩與帶嚼勁兼具;至於麵條部分,不論顧客要求者是寬麵或屬細麵,口感多偏重耐咀嚼有勁道者,同時充分吸附湯汁,口口肉滑麵香。早期臺灣農村多靠牛隻從事農耕維生,牛隻是當時的生產工具,更與主人建立深厚情感,因此臺灣早期先民是不食牛肉的。直至民國38年大批軍人及眷屬隨政府遷臺,情況漸漸改觀。臺灣獨創的「川味」紅燒牛肉麵,據聞係因當時高雄岡山一帶的空軍家眷思鄉情切,便以岡山名產辣豆瓣醬仿製家鄉「小碗紅湯牛肉」,再配上水煮白麵,開發成一道主食,這樣的麵點,口味創意來自川菜,卻非四川通俗小吃。

清燉牛肉麵相傳最早來自回民之清真牛肉麵館,「清真」一語所指,為回教宰殺牲畜必強調潔淨之傳統習俗。臺灣夏季炙熱,清燉牛肉麵符合夏日清淡爽口之需求,因此廣受大眾喜愛。

臺灣牛肉麵除紅燒及清燉兩種口味外,做法不斷翻新,如咖哩牛肉麵、茶香牛肉麵、山西蕃茄牛肉麵、牛三寶(牛肉、牛筋、牛肚)麵、麻辣牛肉麵與牛肉乾拌麵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r. River 的頭像
    Mr. River

    異邦人旅札

    Mr. R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