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Acts 17:22-31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 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使徒保羅撰寫書信
(圖)正在撰寫書信的使徒保羅

大中華地區的原始崇拜 The Worship of Spirits in Greater China

殷商(Shang, BC 1600 – BC 1046)、周(Zhou, BC 1046 – BC 221)時期

中原地區: 原始宗教開始為殷商、周時期的對「天」(Heaven)或「上帝」(God)崇拜和祖先(forefathers)崇拜。

到春秋戰國時期,古代宗教經歷了顯著的理性化演變,與社會文化知識的分化。諸子紛起,百家爭鳴,其中尤以稱為「顯學」的儒(Confucianism)、道(Taoism)、墨(Mohist)三家,在文化史上都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殷商、周時期對天帝僅限於祭祀,並不表現皈依。祖先常在天帝的左右,監臨子孫。殷商時代對祖先的祭祀,是表示孝敬,報告人事,祈求福佑。中華民族對神明不容易產生皈依意識,宗教感淡薄,由於先民的生存環境及其獨特的經濟土壤使然,面對人生問題時。養成的基本態度總是自我肯定,從正面入手,把握生命,所關切的是如何調護生命,安頓生命,而不是企求救贖或解脫。

古中國最早發現的文字為殷商時期的甲骨文(Oracle Bones),推估年代約始於西元前1556年(BC)。 


人格神 Anthropomorphic God

中國先民以自耕自足的小農經濟為本,這種經濟基礎造成中國人比較實際的文化心態,對直接影響實際生活的生存環境都會產生崇拜心理。在中國人的心中,物物是神,處處有神,時時刻刻都有神靈在我們左右,中國先民是多神信仰的。所祭祀的自然神,除天地外,還有日月星辰、山神河伯、風雨雷電、社稷庶物等,天帝是人格神,他支配著自然界,也能禍福人類,是宇宙間最高的主宰。

總體說來,中國人對天地、祖先、君師的崇拜最為突出,在談宗教信仰之前,應先了解中國人的三大崇拜。天地是人的生存環境,祖先是人的血緣紐帶,君師是引導社會正向發展的人物。這三種崇拜對象與生活息息相關,影響深遠。

所以,儘管早期中國為多神信仰,但也認定宇宙間有最高的主宰-人格神的天帝,支配著自然界,也能禍福人類,連其他的小神都受祂的統治。


臺灣原住民早期信仰 The Early Belief of Taiwan Aborigines

臺灣早期漢人無所不拜和對民間宗教的模糊信仰,以及臺灣早期原住民的祖靈(ancestry ghost)、百步蛇(Hundred-pace Snake)、圖騰(totemism)、或巫師所施巫術(witchcraft)的信仰。逐漸的在文明的洗濯下,臺灣由外來宗教的移入與民間宗教的深入有組織有系統的發展,使臺灣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宗教國家。其中有許多文化與宗教分割不清的儀式行為或文物呈現,在政府刻意輔導下,更趨向文化傾斜;諸如車鼓陣、八家將等迎神會陣頭,原為濃厚的宗教儀式色彩,逐漸成為地方性,甚至成為臺灣本土性的文化,又如每年的媽祖繞境活動,也逐漸成為文化之嘉年華會(cultural carnival)。藉此吸引觀光客,而在活動中宗教儀式的意義己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原住民部分亦復如此,原住民的祖靈祭(ancestry ghost sacrifice)、豐年祭(plentiful harvest sacrifice)等原是原住民的信仰儀式,但在政府大力推行保護與推動原住民文化之政策下,祖靈祭、豐年祭已完全成為原住民的文化活動,甚至於為招倈外國觀客,將原住民的各種祭典活動進行化廚窗化。它所代表的原有的信仰祭祀意義完全被抺除,當然也解除了大部分原住民身分的基督徒,面對各式慶典敬拜他神祗的尷尬局面。

佛教Buddhism

是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Siddhārtha Gautama(又稱「釋迦牟尼」,BC 565-486)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BC 534)創立的一個宗教或學說,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東亞和南亞地區有廣泛的影響。至2010年統計,全世界約有4億左右的佛教信眾,人數僅次於基督教(含天主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

從印度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為上座部佛教)經由錫蘭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東南亞的中南半島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紀(AD 1st Century)的東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後又於西元7世紀中葉傳入古朝鮮(Korea)、日本(Japan);北傳佛教於西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Tibet);至此,北傳佛教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支。藏傳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紀,藏傳佛教在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對照同時期的歷史:
中國哲學家孔子(Confucius, BC 551 - BC 479)        
老子(Lao-tzu, BC 571 - ?)
中國軍事家孫武(Sun Tzu, BC 535 -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 (Nabuchodonosor, BC 634- BC 562)
猶大王國滅亡(Kingdom of Judah was destoried, BC 586)

佛教傳入中國 When China First Met Buddhism

佛教是由釋迦牟尼(Siddhārtha Gautama)在西元前六世紀到前五世紀創立於古印度,在東漢初年漢明帝時,張騫、班超通西域,架起中印交通的橋樑,經中亞、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內地,與漢文化交融後,形成漢傳佛教,再傳到東北亞的日本和朝鮮;另由中國內地傳入西藏,與藏文化交融,形成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水路是通過南海路線經交州傳入中國南方,再傳到東南亞各國。

佛教初傳入中國,先在朝廷和王公貴族家裡供奉,只當像神化了的黃帝、老子一樣來崇拜,民間信仰的人不多。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廣泛流播,是由於多方面的因緣際會。當時中國處於戰亂之中,民間的疾苦需要向宗教尋求慰安,為佛教的傳播提供了社會基礎。


婆羅門教 Brahmanism(又稱「印度教」,Hinduism)

約公元前2000年隨著阿利安人進入印度而興起的,起源於上古的原始崇拜和巫術。印度教不同教派教義的區別很大, 主要有三大主神。
1. 創造神梵天(Brahma),佛教稱為大梵天王,他創造了世界萬物,他的坐騎為孔雀,妻子是辯才天女,由於在宗教觀點上他已經完成了創世的任務因此不廣為印度教教徒崇敬,全國4000多座印度教寺廟只有一座是供奉他的。梵天信仰在印度雖未發揮,但在泰國影響力相當大,俗稱「四面神」。 佛教也將梵天吸納為護法神之一,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華人稱之為四面佛,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有非常多信眾。根據《往世書》的說法,梵天是自我誕生的,並沒有母親。一說在宇宙肇始之際,毗濕奴肚臍上的蓮花產生了梵天。這也說明了梵天的名字又叫做Nabhija(意味「從肚臍生出來的」)。另一個傳說則說梵天是從漂流在水上的一顆金卵中誕生的,因此梵天又叫做Hiranyagarbha(金卵之意)。最後,金卵的剩餘部份則擴張成宇宙。由於他是在水中誕生的,因此他又被稱為Kanja(意味「在水中誕生的」)。梵天是至高存在「梵」和陰性能量自性(Prakrti)或幻象(Maya)的兒子
2. 保護神毗濕奴(Vishnu),佛教稱為遍入天,有眾多化身,其中最著名的是黑天神克里希納。他的坐騎為大鵬金翅鳥,妻子是吉祥天女,印度教徒有一派專門供奉他,全國有1000多座廟宇。
3. 破壞、再生和舞蹈神濕婆(Śiva),佛教稱為大自在天,妻子為雪山神女,他在印度的影響最大,全國有3000多座廟宇供奉他或他的妻子,專門崇拜他妻子的為性力派。

地獄的說法

婆羅門教相信輪迴,傳說第一個人類和第一個死去的人名叫閻摩(Yama),由他掌管亡靈的國度,成為了中國的閻羅王,相當於希臘神話的冥王黑帝斯(Hades)許多起源於印度的宗教都吸收了婆羅門教的哲學和其他因素。

古中國原本沒有關於閻羅王的觀念,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後,閻羅王作為地獄主神的信仰,才開始在中國流行開來。

漢語「閻羅王」是從梵語「閻魔羅闍」(梵文:यमराज,Yamaraja)音譯的簡稱,本意是「捆綁」,具體意思是捆綁有罪的人,也譯作「閻羅(王)」、「閻魔(羅王)」、「閻摩(羅王)」、「琰魔」等等。在古印度神話中,閻羅王是管理陰間的王,印度現存最古老的詩集《梨俱吠陀》中已經有關於閻羅王的傳說。而閻羅王觀念的形成可能要更早,來源也不止一個,實際上閻羅王在古印度有很多版本不同的傳說。佛教創立後,沿用了閻羅王的觀念,認為閻羅王是管理地獄的王。關於閻羅王的信仰傳入中國後,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統相互影響,演變出具有漢化色彩的「十殿閻羅王」傳說。

道教Taoism

至漢代,社會對宗教又產生急迫的需求,儒學發生宗教化,佛教也於此時傳入。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當時崇尚黃老的思潮,兼綜合各家思想,並與傳統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陰陽術數等逐步合流;從而,為中國文化「根柢」的道教的形成準備了必要的思想條件。

東漢順帝時,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已經成書。張陵也於漢安元年(AD 142)受得「正一法文」和「正一盟威秘籙」,遂入蜀傳「正一道」(俗稱「五斗米道」)。他設立「二十四治」,廣收徒眾,訂立規條,形成道教中第一個教派。道教於此時正式創立。稍晚的光和(AD 178-184)中,張角在東方廣傳「太平道」,建立起「三十六方」的道教組織。

媽祖 Mazu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道教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為媽祖察、聽世情的兩大駕前護衛神,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金精將軍),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水精將軍)。

相傳媽祖俗名默娘姓林,出生於宋朝(或曰五代末年,AD 960)福建省興化郡莆田縣湄洲島,一出生則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因此又稱林默娘。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官府承認的神祇。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並向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傳布,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

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是媽祖信仰向海外傳播的一個高峰。此外,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更廣、更深,各地華埠(尤其是沿海地區)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譬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玻天后宮、菲律賓隆天宮、香港銅鑼灣天后廟。乃至於歐洲和美洲也開始有了媽祖廟。

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關公 Guan Gong

關羽(?-AD 220),字雲長,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劉備勢力的重要將領。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歷代推崇,由於其忠誠和勇武的形象,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直被稱至「武帝」,故也被稱為關聖帝君、關帝君、關帝等。儒教奉為五文昌之一,又尊為「文衡聖帝」,道教奉為「協天大帝」、「翊漢天尊」。中國佛教界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民間由於《三國演義》等傳統作品的影響,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張飛是結義兄弟,關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公、關二爺、關二哥、關老爺,直至現當代的某些社會群體與場合中,仍然經常出現祭拜關羽的情況。

行天宮,又稱恩主公廟。主祀關公的臺灣民間信仰廟宇。行天宮是北臺灣參訪香客最多的廟宇之一 。所謂的「恩主」就是「救世主」(Savior)的意思。 行天宮三宮建設人黃欉祖籍泉州,其宗教思想,源於泉州流行的閭山派正一教。閭山派正一教是以閭山法與道教正一道正一派、符籙派相融合以及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來臺後,經過一段時間與佛儒兩教摻合,逐漸變成「民間基層人口的傳統信仰及文化現象,只求個人與家庭之富貴財子壽」的臺灣多神格「民間信仰」。臺灣民間信仰歸其類為「道教」。

景教 Nestorianism

景教在中國的傳播,從唐代貞觀九年(AD 635)聶斯脫里派傳教團到達長安開始。那時,唐太宗命唐朝宰相房玄齡到長安西郊迎接傳教團的團長阿羅本(Alopen),並親自會見了阿羅本。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太宗文皇帝光華啟運,明聖臨人,大秦國有上德曰阿羅本,占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於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總使西效入內,翻經書殿,問道禁闈。」

自AD 635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150年,與祆教(Zoroastrianism)及摩尼教(Manichaeism,也稱為明教,基督教派之一)並稱唐代「三夷教」(the Three Foreign Religions)。

景教在唐代初期博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高宗時,賜號阿羅本為「鎮國大法王」,並下詔於諸州建景寺,往後教堂亦掛上歷代唐朝皇帝像,使景教得以廣泛流傳。自太宗至德宗,景教在貴族之間的發展極快。

景教在中國演化時,大量參考佛教概念,其中較有趣的是,四福音書的作者,均改以「法王」稱呼:
馬太是明泰法王、路加是盧珈法王、 馬可是摩距辭法王、約翰為瑜翰法王; 教堂叫作「寺」;大主教叫「大法王」; 教士叫作「僧」。

上帝耶和華的稱呼則取敍利亞文Alaha音譯,叫作「皇父阿羅訶」,亦有按照道教術語,以「天尊」稱之。

祆教 Zoroastrianism

祆教為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和西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祆教的神「密特拉」也進入到羅馬帝國的宗教中。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區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響。

三夷教遭禁 the Three Foreign Religions

唐會昌五年(AD 845),景教與佛教、祆教一起遭到禁絕。隨著景教在中國的衰落,中國的大秦寺也遭受了嚴酷的命運,不過在中國的邊疆地區,聶斯脫里派信仰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畏兀兒部等蒙古高原和中亞的部落間繼續存在著,這些信仰在元代由於朝廷的支持而又一次活躍起來,並在華南的港口城市,如泉州,興建教堂。但此時教派的名稱與唐朝時的名稱不同,在元代聶斯脫里派稱為也里可溫教(也里可溫,即福音 evangelion 的音譯)。「也里可溫」(arkagun),享有免兵役和免稅的特權。據馬可波羅報告,元代中國北京、山西大同、甘肅敦煌、肅州、甘州、涼州,寧夏、新疆喀什噶爾、莎車、伊犁,江蘇揚州、鎮江,浙江杭州、溫州、福建泉州都有景教徒和景教寺。

元代的景教寺稱為十字寺,據《元史》記載,有72所,分布在吐魯番、哈密、伊犁、沙州、蘭州、寧夏、太原、濟南、揚州、泉州、杭州、福州、重慶、房山、廣州、昆明等地。

由於元朝的滅亡和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在東亞的普及,聶斯脫里派信仰衰落了,直到明代天啟五年(AD 1625)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西安市郊被發現之前,景教已經被中國人完全忘卻了。 元代著名的景教僧人有教師掃馬(Rabban Sauma, 曾奉命出使至歐洲)和出生於大都(北京)的畏吾兒裔大公牧首馬·雅八阿羅訶三世(擔任景教的首席主教)。

伊斯蘭教 Islam

伊斯蘭教也被稱為回教,蓋因回族多數信奉之故。伊斯蘭教在最初期即已從阿拉伯傳入中國,最早的紀錄是於大約公元七世紀中葉唐高宗時,穆罕默德的舅父沙德(Sa`d ibn Abī Waqqās)作為使節出使中國,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伊斯蘭教的入華路線有兩條,一條是自西亞、中亞,經陸上絲綢之路,從西北的敦煌傳入;另一條是自西亞、北非、東非,經海上絲綢之路,從東南的廣州、泉州傳入。


arrow
arrow

    Mr. R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