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永和,相信除了遠近馳名的永和豆漿之外,
其典型的地狹人稠區域人口密度還曾經高達世界第一,
也為臺灣人口密度最高的都市市轄區。
外地人望而生畏的蜿蜒複雜如迷宮之狹窄巷弄,
以及有趣的〈中永和路名繞口令〉最是讓人印象深刻。
而永和也是臺北都會區較早開發的主要衛星城市之一,
密集的便利商店設立反映了永和的都市機能相當便利。
早期的永和被規劃為花園城市,
但永和的公園預定地卻因為過度的開發而變更使用,
導致永和地區的公園綠地少得可憐。

永和地區與臺北市隔著一條新店溪(淡水河的支流),
清末時期永和本地與臺北的交通都是靠津渡來維繫。
網溪渡為彼時較大的渡口,聯絡溪洲與臺北,
碼頭即現今之光復街底,道路兩旁遍植黃槴花。
西元1937年,中正橋(彼時名為川端橋)建成,
為該地區通往臺北的主要橋梁。
民國34年11月,中和鄉長蕭昌銅將之更名為「中正橋」。
民國61年7月改建完成,10月通車。
而後隨著民國63年福和橋及民國73年永福橋的完工通車,
使得來往永和與臺北市區的交通更為便利,
進步與臺北市齊一,也使得永和的房價高居新北市之冠。

民國35年地方制度改制,永和區原屬於中和鄉,
在民國47年由中和鄉分出,成為「永和鎮」。
原命名「中興」,
但因易與當時臺灣省政府所在地南投市中興新村相混淆,
故重新命名。
早年有感於永和當地閩南籍泉、漳地區的移民械鬥情況嚴重,
根據已故之前省議員—陳根塗先生表示,
此名是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畫家楊三郎之父)所取。
楊仲佐先生認為,不管是永和本地的泉州人、中和的彰州人,
或是後來遷入的各省籍人士,
都應體認和諧、團結的重要,才能有繁榮的建設,永久的和平。
故命名為「永和」,以祈求在地的居民「永久和平」。

以作家舒國治的形容:
永和的外省族群與本省原居民及外地移入者,
互成穿插平衡,毫無劍拔弩張之勢。
算是既最沒有明顯外省川湘魯皖之辣悍眷村風味
又最沒有本省雲嘉鹽土粗猛之田莊氣息的兼容台外、
極其平淡疏靜的居家小鎮。

另外,舒也提到:
永和有一條豫溪街,便取河南(豫)與溪洲(溪)二義合成,
乃河南開封人段劍岷與網溪老人楊仲佐合力鼓舞倡建之鎮。


中、永和分割後因發展迅速,
現已成為臺北市南郊的主要工商業及住宅區。
民國68年時升格為縣轄市,改制為「永和市」。
民國99年12月25日,
臺北縣改制成直轄市新北市(國際英譯名稱:New Taiwan City),
「永和市」遂改制為「永和區」。

在漢人來臺之前,臺灣各地住有南島語族,
其中住在臺北盆地一帶,包含桃園以北至基隆等地的北部地區,
即所謂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永和地區的凱達格蘭族,主要有「秀朗社」和「龜崙蘭社」,
可以稱為永和的「原住民」。
根據民俗學考據,「秀朗」是荷蘭譯音。

永和區位於臺北盆地東南一隅,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
地勢單純,其間無山脈、丘陵,是一片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的平原,
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
於民國二十年代,本地仍為典型的農村型態,阡陌相連,
居民皆以務農為主。
來往的道路除了田間小徑,只有少數幾條鋪上碎石的大路,
其中以川端路(即永和路)較大。
筆名余風的徐鍾珮,在1950年代寫了一篇散文,
發現了川端橋〉:

我從沒有這樣閒過,既不要工作,又不要理家,
飯後無事,就閒坐聊天,或是獨個兒或是大夥兒出去看場電影;
閒得此生茫茫,好像無所寄托。我開始覺得,太大的空閒也是人生恨事。 

我並不是第一次到臺灣,上次來台是和小鹿同行,
兩人爲工作而來,忙得沒空閑,那時我們以三個星期,走遍臺灣南北,
累極就枕時,我曾一度發誓我下次來台,必然要仔仔細細安安閑閑得欣賞。
誰知我真有了安閒,卻又覺得沒有了着落。

實在是閒得沒法兒安排,甚至把洗曬衣服都列入了消遣辦法。
沒奈何,就成天寫日記式的信件,倒並非一定想給人寫信,
而是寫信可以混些時日——
現在我明白爲什麽外國人對苦捱時間稱爲「殺時間」了。 

我開始出去尋親訪友——哪怕是和我只有一面之緣,似曾相識的半陌生人。
一見面我就海闊天空的信口開河,也不管人家的時間,是否想殺,
就是許多忙碌友人,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把他們的時間開刀。 

這樣又繼續了一周,我足跡遍四城門,無事製造忙碌。
這一周殺時間成績雖不差,但是在我到下所犧牲的別人的時間,
卻是不在少數,於是我只得放下屠刀,另覓消遣辦法。 

就在這百無聊賴時,我發現了川端橋。我寄居的談先生家,
在水源路下,水源路類似水堤,高齊屋脊,我閑來散步,
總是在附近的交叉小巷,從沒有想上坡到水源路一眺,
我以爲那裏也不過只是一條普通的馬路而已。 

那天正當傍晚,我忽想一看擋在路前那條隆起的水源路。
我想我永不會忘記我對川端橋的第一眼!
太陽正落在橋的那邊,血紅金黃,橋邊一片平陽土地,
河水清澈,有幾個穿花裙的女孩子跪著在洗滌衣服,
橋邊一輛牛車,緩緩而行。 

我呆立不動,久久無言。河裏有打槳聲,
幾條藍色小艇,在夕陽下往來駛行。
我看不清川端橋的全貌,在我站的地方看去,
她好像是橫架淡水和的一排欄杆,欄杆那邊,水流彎彎轉過身去,
這條橋正閣得恰到好處,在水天原野間,有了新奇的點綴。 

我慢慢的迎著太陽走去,陽光愈來愈弱,
太陽本身漸漸隱去,我呆呆的跥上川端橋,
轉身東望,遠遠一抹青山,靠水源路旁,閒立幾棟房屋。
我離橋循水源路東行,只嗅着一股農家特有的泥土氣息。
牛在一邊吃草,幾只白鵝在伸著長頸叫喚,不時地,一聲犬吠傳來。
我忽然的失落了散步前的萬種閒愁!
只覺得渾身充滿了一股不知名的靈感。 

如果四圍無人,我可以跪下去感謝上蒼,
因爲祂給我安排下這樣一個奇異的所在,
使我數周來狹隘的性情豁然開朗。
我再囘橋畔,循著石級下坡,那是夕陽已沉,
洗衣女郎已去,遊艇已歸,寂寞無有人聲。
我抱膝而作,詛咒自己不是畫家,不能及景寫生,也不是文學家,
寫不出當時的詩情畫意,可慶幸的,我感情還濃,
還能感到一刹那間自己的驚異贊嘆。
我是無神論者,但在感到大自然的偉大時,我總向跪下來皈依。
(嘖嘖,這句話不是很喜歡 XD)

慚愧我無法形容我當時情景,其後我還是卜居在水源之濱,
每晚在橋畔閒步,每晚看太陽西墜,
依然有一股我第一次和她見面所感的熟悉情緒,
發現了川端橋後,我再也不感到寂寞。 

清晨月夜,我就只想出去看川端橋,
煩惱時,也總信步往川端橋走去。
川端橋固然是樸素靜穆得令人可愛,
同時也和我第一次見她時的心境有關,
第一次見她時正值我窒息的無以自處,
突然發現一塊新鮮山水,就覺得別有洞天。.....

我踽踽獨行,拖著寂寞的身影,
我似乎覺得在遠遠的天際,應該有紅牆一角的廟宇。
或是尖頂沖天的教堂。微風裏,應該送來晚禱鐘聲,
或是清磬木魚響,這樣才能配合這種悠然清境,
才能配合我當時的情緒。

奇怪的是,我的朋友們都覺得那裏平淡無奇,
都覺得我對她渲染太多,形容太誇張,
我並不置辯,只是淡淡一笑。
我不需要人家了解我,我甚至不願意分析我自己。

就是這樣模糊的,虔誠的,我仍天天拜訪著川端橋。
有時我如有所得,有時我如有所失。
我總是徘徊在橋畔,
想在這不知名的靈感裏,找回我失落了的東西。

我失落了什麽?不是家,不是朋友,不是健康,
而是一種曾經屬於我的希望企求。
我的一點並不算奢侈的希望,在不斷的奔波,和單調的生活了,
摸招得奄奄一息,我就想借一點靈感來把它復活,
但是川端橋只是戲弄著我,她雖是依稀給了我一點啓示,
但一伸手,我的目標又成了遠景。

我至今雖因遷居離開了川端橋,
她卻仍然擁有我的愛和懷念,
隨著大陸淪陷,川端橋失去了昔日的靜穆,橋畔笑語聲喧,
但是我對她的感應卻是今昔相同,
遷居之日,我一路擔心,
直怕那份不知名的靈感,會遺失在川端橋。


民國47年4月1日,本名周起述的周夢蝶發表了一首詩,
名叫〈川端橋夜坐〉

渾凝而囫圇的靜寂
給橋上來往如織巨喘急吼著的車群撞爛了

而橋下的水波依然流轉的很穩平---
(時間之神微笑著,正按著雙槳隨流盪漾開去
他全身墨黑,我辨認不清他的面目
隔岸星火寥落,彷彿是他哀倦諷刺的眼睛)

「什麼是我?
 什麼是差別,我與這橋下的浮沫?」
「某年月日某某曾披戴一天風露於此悄然獨坐」

哦,誰能作證?除卻這無言的橋水?
而橋有一天會傾拆
水流悠悠,後者從不理會前者的幽咽
(收錄於其第一本詩集:《孤獨國》)

這個和臺北僅一水之隔的城鎮,文化水準高,人口增加迅速,
地方多項建設突飛猛進,交通便捷、商業繁榮,成為相當理想的居住環境,
面積雖只有五﹒五九九平方公里,是全臺面積最小的區鎮,
人口卻達二十二萬以上,地方自治基層組織以里為主幹,
目前共設有六十二里,每平方公里的人數超過四萬,密度居全世界之冠。

當隔岸的臺北市正逐漸邁向國際舞台之際,
永和區也在迅速的發展,熱鬧繁華的街區與臺北市並無二致,
由外地來北部謀生而定居於此地者,多為青壯人口,
其中不少新婚夫婦在此生兒育女,
使本區人口結構呈現年輕化,知識水準頗高,
致使永和區人口素質等齊,且是充滿年輕活力欣欣向榮的新區鎮。
由於地區的繁榮,帶動了地價的攀升,使房價水漲船高,
永和區的房價雖不及臺北市,但平均仍高居新北市之冠。

要認識永和,不得不先介紹永和的大家長--永和區公所:

永和區公所  
(圖)永和區公所

新北市永和區公所
地址:23448 新北市永和區竹林路200號
電話:(02)2928-2828
網址:http://www.yonghe.ntpc.gov.tw
服務時段:週一至週五 AM8:00-12:00 PM13:30-17:30

新北市永和區戶政事務所
地址: 23448 新北市永和區竹林路200-1號
電話: (02)29291276
傳真: (02)29214922
網址:http://www.yonghe.ris.ntpc.gov.tw
為民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00~下午6:00(5:30~6:00延時服務) 中午照常服務
週三延長至晚上8:00及週六上午9:00~12:00

福和橋下河濱公園  
(圖)永和福和橋下河濱公園運動場
永和人最為熟知的戶外運動場,就在福和橋下的河濱公園。
平常時候下午4-6點,有機會可以組隊打籃球全場。
假日時附近還有跳蚤市場。

以下為根據中永和路名編撰的繞口令:

〈中永和路名繞口令〉
永和有永和路,中和也有永和路,
中和有中和路,永和也有中和路。
中和的中和路接永和的中和路,
永和的永和路沒接中和的永和路;
永和的中和路接永和的永和路,
中和的永和路沒接中和的中和路。

永和有中正路,中和也有中正路,
永和的中正路用景平路接中和的中正路;
永和有中山路,中和也有中山路,
永和的中山路直接接上了中和的中山路。
永和的中正路接上了永和的中山路,
中和的中正路卻不接中和的中山路。

中正橋下來不是中正路,但永和有中正路;
秀朗橋下來也不是秀朗路,但永和也有秀朗路。
永福橋下來不是永福路,永和沒有永福路;
福和橋下來也不是福和路,但福和路接的卻是永福橋。(完)

民國101年,耕莘醫院前的國光路終於打通,
河堤的環河道路、中正橋也正在拓寬,
永和似乎正邁入一個新的時代,也有不少地區開始都更,
希望能夠化解永和擁擠的交通與居住問題。

永和也是著名的美食集散地,尤其巷弄內常隱藏著令人驚豔的平民美食小吃。
舉凡永和路二段的「世界豆漿大王」、竹林路上的「南川麵館」、
文化路巷內的「上海小館」、仁愛路上的「天府家常菜」、
樂華夜市巷內的「麵嫂」攤等,都是永和人難以忘懷的當地美食。

以下提供店家資料:

廣東正龍城烤鴨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得和路101號
電話:02-2928-2593、02-2923-9211

上介青快炒店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貞路307號
電話:02-2920-2325
營業時間:16:00-隔天3:00

上海小館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90巷14號
電話:02-29294104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第二和第四個禮拜的禮拜一休息)

竹林麵店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竹林路155號

南川麵館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竹林路208號
電話:02-2912-4735

世界豆漿大王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284號
營業時間:24小時
波登來永和  
前幾天安東尼波登還特地來到永和,品嚐這間永和豆漿原始老店
(照片轉載自「世界豆漿大王-永和豆漿永和原創店」臉書專頁)


天府家常菜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仁愛路5號
電話:02-8660-0190

嵐迪義大利麵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信義路10-1號
電話:02-2927-5558
營業時間:11:00-21:00

雲南婆婆滇緬小吃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大新街12號
電話:02-89214879
營業時間:11:30-14:00;
     17:00-21:00(每週一公休)

安和宮麻醬麵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67巷
營業時間:晚上6:30開始到賣完為止(通常賣很快)

大三品蔥燒包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183號
電話:02-3233-5728
營業時間:09:00-20:00

還有許多上述未列出值得推薦的商家,
您可以加入臉書社團「永和人」進行搜尋,或將您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大家。

還有,若您想與其他永和人作朋友,
或尋找、分享永和經驗,歡迎您進入臉書「永和人」社團。

臉書社團名稱:永和人
網址:http://www.facebook.com/groups/YongHePeople/

未來該網頁與臉書社團將不定時作資料補充與修正。

arrow
arrow

    Mr. R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